首页 > 作品欣赏

张玉海|秋意爽爽新郑路

发布时间:2022-01-09     浏览量:146


秋天是这个城市最美的季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和风习习、心情开朗。有别于春天的风沙、夏日的炎热、冬季的凛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一片金黄。写了几条路,唯独没有管城地界的,想起了新郑路。成年后第一次对这条路留下印象,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并由此这条路在脑海里伴有了秋天的金黄色彩......

那是1990年大学毕业的秋天,在15中任教。由一个纯粹的消费者的学生变为逐步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算是对人生前二十年学生生涯的总结,和收获学习成果的一个阶段性开始。

在这个秋天的一个下午,去了位于布厂街同庆里的第一职业中专,那里举行了中学南区学生卡拉OK比赛。

当时位于城市东南部的10所中学,因为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历史遗留等原因在全市落在了后面,大多不得不被市教委转型为职业学校。以图生存和发展。

南区的青年工作却没有停滞不前,在学校改制转型的阵痛期依然咬牙坚持、努力前行。这次卡拉OK比赛就是个例子。

当时卡拉OK这种自娱自乐的娱乐形式在这个城市方兴未艾,很多人还不知其为何物。比如我们学校的许校长在大会上讲话时就谈到:“现在的年轻人腐化堕落、居然兴起了什么卡拉圈可,简直是乌七八糟,太不像话了”......台下的青年教师都掩嘴而笑。

南区传统的老旧观念根深蒂固,是导致落后局面的重要因素。青年工作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愈发不容易。青年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突出重围,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改革、嬗变、前进和提升做出应有贡献,是每个青年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各种课外思想文化教育活动是最有效的方式。包括歌唱比赛。

组织这次比赛的是一职专团委书记李伟亚,后来知道他还是中学南区的区长。

在前不久的我们学校国庆联欢会上,我报了卡拉OK节目,唱两首歌,谭咏麟的《水中花》和周华健的《花心》,下意识的一种巧合,都是花,证明是个花人。

女友王老师听过我唱歌,对我信心百倍,私下鼓励我大胆唱、放声唱、在学校一炮走红、出头露脸。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更出色。

然而那天却走了华容道和滑铁卢。原因是到了演出的主席台上,才发现学校的音响过于老旧,连最起码的伴奏带都放不出来,情急之下,只好清唱了了事,很是扫兴......

有识货的人,就是团委书记王老师。一个尖锐瓜子脸、白的发亮、剪发头、瘦小精干的青年教师,浑身上下透着利索,说话清脆、语速快的像机关枪,甚至让我感觉到伶牙俐齿这个词是为她量身定做。

本来分到这个学校一个原因,就是接替她负责团委工作。但报到后,校长有点愧疚的解释她又不想退了。她找的爱人是陇海路上铁路设计院的工程师,学校离铁路系统聚集区近,很多青年女教师找的都是那里的,年龄相当、收入丰厚、衣食无忧,又都是文化人。当时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加上干的时间长了,对团的工作有了倦意。

可能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情,后来又改了主意。女人心天上云,飘忽不定、不好捉摸......

国庆演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后没几天,她找到我说:“咱们南区几个学校组织了卡拉OK比赛,你去参加,给学生做个示范吧?”,我说:“好吧”。认识了伟亚同志。

那天看了一下午学生的比赛,说心里话水平确实不咋地。结束时上台唱了两首歌,姜育恒的《再回首》、《驿动的心》,这是我最拿手的两首歌,声线和忧郁王子基本一致,长的也有点像,只是那时我眼睛视力2.0,不戴眼镜......

一职专是以幼师教育和艺术类为特色的职业学校,有比较专业的大礼堂、音响功放和宽阔的舞台,那天唱的很爽。

出了礼堂,暮色中伟亚跑过来说“别走了,恁哥请你吃饭,表示感谢”......

10月的秋天里,在微凉的秋风里,我们走过熊儿河那座小石桥,(熊耳河(又名熊儿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源头在郑州西南郊铁三官庙村北地处,经烟墩坡村、荆胡村、王胡砦村、高砦村、潘家村、七一三研究所、汽车南站、东明路口、祭城办事处,流向东北,于磨李村西南地与东风渠交汇,至姚桥乡前牛岗村注入贾鲁河,全长23.5公里,流域面积22.78平方公里。

这桥明代时就有了,听老人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熊儿的人。熊儿本名叫熊二,是郑州西南石柱村(现新圃东街一带)人,因二和儿谐音,熊二后来被叫成了熊儿。有一年秋天,郑州雨多水大,南关外的小河经常泛滥,淹了庄稼,泡了房屋,两岸百姓苦不堪言。熊儿便把自己积攒的钱拿出来,带领周围群众挖河筑堤,排洪导水,把害河变成了益河,涝时可以排泄洪水,旱时可以灌溉田地。为方便人们行路,熊儿又在南城门(今南大街与城南路交会处)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桥。人们为了纪念熊儿的功德,便将桥冠以他的名字,河也因桥得名,叫作熊儿河。因为谐音的缘故,后来熊儿河一度也被人称作"熊儿河"。

从二十世纪开始,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注入,使河水腥臭、生物绝迹;洪水暴发时,则河石轰鸣、惊涛裂岸,有机物、悬浮物及其他污染物比比皆是。一到夏天,熊耳河里面就漂浮着菜叶、塑料袋和树叶,甚至还有一些人们的生活用品等。黑乎乎的河水,到处都是杂草丛生。走近河边,看到有许多蚊子和苍蝇在飞舞,闻到臭哄哄的气味。市民尤其沿河居民叫苦连天。晴天臭气熏天,下雨臭水横流,熊耳河成为郑州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也成为淮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之一。熊耳河也因此得名"龙须沟"。

2001年,郑州市政府开始大力治理熊耳河污染,按"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建好3个景区、建好12个景点"之总体目标,克服重重困难,对熊耳河予以根治,熊耳河已经彻底改变了面貌,成为郑州的休闲胜地。

"奇岸奇坡藏奇灯,丽鸟丽草和丽凤,慧桥慧水润慧柳,金歌金月伴金钟。"已成为熊耳河风景最生动的写照。错落有致的灌木丛一簇族,变换着绿、黄、红等不同颜色的新衣裳。随处可见的健身广场,有老年人在那里抖动空竹、扭秧歌,有年轻人在那里打羽毛球、跳健美操,舞动着青春的旋律;可以说熊耳河彻底的焕发了青春,充分发挥河道防洪、除涝、环保等综合效益,并将长久地造福两岸百姓。)


走过狭窄的一个胡同(五中与教育仓库之间),闻着不时飘来的饼干的香草味道芳香气息,到了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路上,这就是新郑路。

从小到大公事上没吃过请,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般的忐忑中,跟在伟亚屁股后面进了“闪记”。这是家回族清真菜馆。他坐下来点了几个凉菜,一份羊肉饺子,要了几瓶啤酒,我们吃喝起来。吃不惯牛羊肉,本有点拘谨的我,实在饿的不行了,问他:“能不能给我要碗烩面?”,他爽快的满足了我的乞求。

闪记的烩面味道也不错,那时我年轻,身体好、饭量大,所以很快连汤带稠的喝了个精光......没好意思要第二碗,半饱着沐浴着秋天的晚风、骑车回了火车站苑陵街的家,做了个好梦。

那个秋天里爽爽秋风中的夜晚,打下了记忆中秋意爽爽新郑路的深刻烙印......


新郑路就此走进了我的生活。这是条郑州市区通往新郑的公路。起点于陇海路烟厂附近,四周交通便利、企业学校、商场饭店、车站机关......单位众多、错综复杂,是个繁华之所。一路向南终点是新郑市龙湖镇。

全长约30余公里,沿途风景无数、故事遍布,在后来的生活中留下人生点滴足迹......

那次学生比赛认识的伟亚书记,个子不高、小圆脸带着小圆眼镜,活泼健谈,我们一见如故,后来和他就常有联系。

1992年底,我们不约而同的报名参加团市委公选,都通过了笔试。笔试考场设在57中。

那是10月份,天还很热,上午一场考完回家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骑着车顺着兴华街去赶下午的场,路过人民印刷厂,大门里推车出来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女孩儿,明眸皓齿、端庄文气、靓丽无比,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中,那位由方舒饰演的女主角解静——一个大企业团委书记的形象。

看她骑上红色坤车也向那个方向,在后面跟着、心里想着,要是也是参加考试的,我们再一起考上就好了......我的天,似乎是要天遂所愿——她真的进了57中!考试时抬头一看,又是我的天,她在巡考!是个领导!

面试前机关组织开了预备会。当时团市委没有会议室,以办公室代替,几个书记在办公室里面的小屋挤着办公。进门时,木书记(后来知道)热情的在门口走廊里迎接,甚至能叫出你的名字。

会议主要是提要求、讲规则、传方法、鼓士气,算是简单的面试培训。屋子太小、进去后发现已坐满了人,正对门的破草绿色布长沙发有个高大冷峻、戴茶色眼镜的考生,友好的挪了挪、给我腾出来个缝隙,我说着谢谢、一激动坐在他大腿上,引起他的白眼。

他是张海涛,后来我们成了好兄弟,很多年后他任城市一个重要局的局长、再后来又任了政府的副秘书长。坐好了,定定神、一抬头,看见伟亚坐在背靠互助路窗台上的人堆里给我眨眼睛......

书记们都讲了话,大辫子女孩儿声音清脆悦耳、婉转动听,如闻天籁......她是王书记!考试那天上午,她是去印刷厂调研。对当初自己的想法很是羞愧和后怕。

1994年末经过第二次考试,踏进了梦寐以求的机关大门,第一个岗位是学校部中学共青团干事。热爱是事业的基础,3个月内就和团干们打成一片,建立了友谊。


由于负责中学共青团工作,和这条路周围的南区中学结下不解之缘,对这条道路也熟悉了起来.....

刚到部门,李部长几年要求我到各个学校转转,尽快熟悉工作。有缘的是南区第一家去的还是一职专。

    那是应小董书记邀请,有天我再次踏进30中大门,与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此前,教委已对30中进行了拆分,一部分师资到陇海路新选校址、创办了郑州外国语中学,定位好、机遇好、倾心浇灌,多年后,成为全省最著名的重点中学。

校本部改为郑州第一职业中专,以幼儿教育和艺术专业为主。伟亚也已任了政教主任。小董书记我们座谈会后在大操场转了转,还是黄土地的,很大但不规则,在操场边的几排宣传展板上,看到了曾经主抓教育的副市长窦老师来学校视察的照片。他是我初一时带过一个月数学的老师......亲切感更强了。

晚上吃饭一高兴,喝多了,在小董他们集体宿舍住下,这是第一次工作中在学校留宿。

和基层团干间能够酒后留宿、彻夜长谈,是加深友谊、加强工作的好办法,也是友谊加深的一种体现。后来在南区很多学校都有这样难忘的经历。

友谊日益加深,才有了那年交房改房钱,向小董借钱的事情。

起初还有些生涩,积极交流中,30中的工作迅速赶上来,校外活动踊跃、校内活动活跃。小董高个光头,是河师大体育系毕业,居然是练体操的,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体操王子李宁潇洒的鞍马“托马斯全旋”和单杠“特卡切夫腾跃”、“京格尔空翻”.......


接着就是第一次是拉赞助,去了新郑路南端接近入市口的金星啤酒厂。那年初,我们就开始筹备首届十八周岁青年成人仪式,赞助成了问题,把我们难为住了。

团市委工作经费很紧张,活动经费的筹集主要来源就是社会赞助,刚到机关时书记就要求,要练就“铜头铁嘴兔子腿”,首先学会拉活动赞助,是一种综合锻炼:铜头就是不怕碰壁、铁嘴就是能打动对方、兔子腿是指拉到赞助去拿钱要比兔子跑的还快......

这是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赞助不好拉,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已日趋活跃,拉赞助的企业、新闻单位、广告公司......多如牛毛。

城市流动资金充裕的大企业又寥若晨星,僧多粥少,狼多肉少,拉赞助纯属抱着买彩票中大奖那样的心理,广泛撒网、大海捞针。但还是得捞,因为我们策划的富有社会意义的大活动,不能由于经费问题而胎死腹中......

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霸王硬上弓,就成了唯一的选择。第一个大型活动——首届18岁成人仪式是全年重点,已近在咫尺。拿着厚厚的一本书样的电话黄页、打了无数个电话,毫无效果。这是笨方法。先进点的就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突破。我们决定跑出去试试。

位于南郊的金星啤酒厂,是一家越做越强的民营乡镇企业。在企业创办人的带领下,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运营方式,产品不断改进、适时把握市场、善于营销推广,曾在成都、昆明等地建有分公司。一度是全国行业6强企业,也是我们拉赞助的主攻对象之一。第一次拉大型活动赞助,重点就放到这里。


部长和我约好去那里碰碰运气。一大早骑着车到了厂门口等着,春天里淅淅沥沥的小雨把砂石路面淋成了黑色,像柏油路。躲在厂对面伸着草席棚子的小卖铺门前避雨,传呼响了。为了工作方便,部长找家底殷实的事业部两个部长给我借了个数字传呼,在小卖铺公用电话回过去,部长愧疚的说,“不好意思啊,刚接了通知跟薛书记去住村,现在已经在去中牟的路上了,你先去和他们谈吧。”......

在小卖铺买了盒硬散花烟,用手接了些雨水抿了抿大背头,看门老汉看我穿着黑妮子小风衣、趾高气扬地装的比较豪横,也没敢盘问我,陪着笑脸指了指、目送我直奔正对厂门的厂里办公楼二楼。

找到了负责营销的副总小李,一个白脸秃顶的精明眼镜青年,有点娘娘腔。自我介绍后,给他让烟,他不吸。不吸我自己点上一根,给他大谈了一个小时:活动的历史背景、时代意义、将引发的巨大社会反响以及对参与活动企业发展壮大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和潜在的市场回报......

唾沫横飞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拉到钱,但还是对他有所触动。他提出,“厂里来拉赞助的太多,僧多粥少,董事会层层把关,恐怕耽误你们的大事,不过,我这儿的两艘飞艇和八个热气球可以让你免费使用,这我可以做主”......

几个选好、心目中有点希望的企业金星、奥克、雪洋、华联......一一落空,满怀希望地仿佛又走进了死胡同。几个月累的我身心俱疲,不堪重负。实在没办法,不甘心,到处求人、找了同学东东。问起了东东有啥办法没?东东沉吟良久,知道我遇见了难事儿,打出了唯一的底牌。

他介绍了中学回读班的好友朱老三,说;“这是我认识的唯一算是个老板的,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他能给点钱?”,就让他约了朱老三见面、一起吃个饭。

据他提供的背景情况,朱老三是个奇人,这个城市最早拥有摩托车的时尚青年之一。每个人在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梦想。东东年少时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摩托车,因此他住的小屋满墙都是摩托车的贴画。这也是那个年代很多男孩子的梦想。因为符合男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交通工具中摩托车是独特的存在。[motorcycle] 两轮或三轮排列的内燃机车,有一个或两个乘用的鞍形座。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1885,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将一台发动机安装到了一台框架的机器中,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车诞生了。摩托车最初主要用于军事方面,后广泛在民间推广,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与德国摩托车相映生辉的是美国摩托车,其中以哈利·戴维森公司著称于世。1903美国哈利公司生产的第1号市场销售的车型(美国最早的商品化摩托车),该车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409mL,功率2.94kW,采用自行车车架。

摩托车是时代的产物,是体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典范,即不同阶段的摩托车上集合着不同时代科技发展的烙印。原始摩托车之所以不能使用,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不能满足它正常行驶所需的最基本的零部件,从而只能摆在实验室里。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早期的摩托车由于采取了当时的新发明和新技术,诸如充气橡胶轮胎、滚珠轴承、离合器和变速器、前悬挂避震系统、弹簧车座等,才使得摩托车开始有了实用价值,在工厂批量生产,成为商品,这就是第二代摩托车,即称为商品代的摩托车。如1912,美国哈雷公司生产的X -8A型单缸摩托车。当时还没有解决变速器及传动系统,而是用皮带传动附在后轮上的大皮带轮,制动是通过手柄拉动后闸皮来制动的。当时也没有解决后避震问题,前避震器有附在前叉上的环套式简易避震装置。

20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摩托车生产又采用了后悬挂避震系统、机械式点火系统、鼓式机械制动装置、链条传动等,使摩托车又攀上了新台阶,摩托车逐步走向成熟,广泛应用于交通、竞赛以及军事方面。这是摩托车的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36美国哈利公司已能制造出水平较高的摩托车。该车采用1000mLOHV27.93kWV双缸发动机,最高时速达150km/h

摩托车的发展像一层层台阶,越向上发展越高级。1885年的原始摩托车摆在第一层的地面上,第二层是世界上首批生产的摩托车,这是1894德国的双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摩托自行车,共生产了1000辆。第三层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竞赛摩托车,此时的摩托车已经具备实用的功能了。第四层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现代豪华摩托车。该图不仅表明了摩托车发展的四个阶段,还配置了四个阶段的车辆驾驶者不同的装束。

20世纪70年代之后,摩托车生产又采用了电子点火技术、电启动、盘式制动器、流线型车体护板等,以及90年代的尾气净化技术、ABS防抱死制动装置等,使摩托车成为造型美观、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灵活快速的先进的机动车辆,成为当代地球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大排量豪华型摩托车已经把当今汽车先进技术移植到摩托车上,使摩托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摩托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鼎盛阶段。



东东自小爬高上低、活泼好动,酷爱摩托车,家境一般,只好天天对着贴了满墙的摩托车图片发呆。而朱老三就是这个城市最早拥有他梦想的摩托车的一批人中的一个。所以东东感到朱老三很有实力,可以为活动赞助出一把力。

朱老三的父亲是志愿军连长,他早年随父母在鸭绿江畔的丹东长大。和他两个哥哥一样继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身材高大而匀称。他父亲转业后回到故乡真州,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先后任了城市几个国有公司的老总,能力不凡。临近退休那年经济上出了问题,黯然下课。但老三兄弟几个有了启动资金,又有经商的基因,各自创办了企业,遨游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80年代中后期,台湾的野狼摩托车打开了大陆市场,该款摩托是全日本光阳技术配件组装的重型机车,售价高达17000余元,令人瞠目结舌。按照90年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25万元计算,这款摩托车在350万以上,属于高端奢侈品。全城有10辆这样的摩托时,就有朱老三一辆......


那是个春雨潇潇的夜晚,约了在铭功路解放路交叉口西北拐角的那家伊斯兰饭店见面。

我和东东为了表示诚意,早到了半个小时、站在饭店门口的雨中等他。一会儿,一辆锃明瓦凉的紫红色桑塔纳轿车停在我们面前,朱老三还是城市最早有私家车的人。

老三带着媳妇小方下了车,他本来就身材高大,i,像个大干部样和我握了手,正想寒暄,“叮铃铃”电话响了,他从裤兜里摸出个洋玩意——刚上市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哼哼哈哈很随意的接了。我看到键盘在夜幕下闪烁着黄色的光芒,还没有什么见识的我曾经以为是镀金的。

朱老三大摇大摆进了饭店,咋咋呼呼地招呼着店家上了一桌羊头肉、酱牛肉、卤羊蹄之类的凉菜、一件啤酒和几碗烩面,我们吃喝着谈起赞助的事情。

这家伊斯兰饭店也是城市中部老城区的一个美食传奇,凉菜品种多且有特色,烩面是传统的老烩面,只是比人民路合记的孜然和羊油更为浓重,吃完糊一嘴黄色的干沫儿。还有个特色是店里后面屋子,一棵大树立在中央,穿房顶而过,伸向夜空......

我们在大树旁的那张台子说了半天,原来他和团市委过去的安庄、智勇两个老兄都是好弟兄,早些年还赞助过他们的活动,多有合作。只是现在公司经营已经下滑,抽不出流动资金,对我们这次活动爱莫能助。

虽然无能为力,我们成了兄弟,相伴走过了不少年风风雨雨,可能是出于我的人品,他父亲常请我参加他们的家宴。感动的是有个晚上在古玩城鸿茅斋吃了涮羊肉喝了酒,他开车送我回曹砦西街的家。在我下车转身离去时,他忽然在车里喊了一声:“哥,慢点”......弟兄们平时都叫我小海,称呼哥,是兄弟情深对他心灵深处有了某种触动......

朱老三也解决不了赞助问题,他的公司江河日下,自身难保,只能对我深表同情。办法想尽了,已经绝望。万不得已,甚至有了让开公司的四姐拿钱赞助这个活动的想法......事情有了转机,宣传部祥渝,一个和部长一批考进来的川妹子,有天她来部门,说,“看能不能想想办法”,仿佛快淹死直蹬腿儿的落水者、捞到了一棵救命稻草一样。

几天后,她爱人的同学,电子技术学院的一个青年教师就来谈妥了赞助事宜。他们开了家电脑公司,看我们实在没了办法,江湖救急,拔刀相助、出资3.75万元赞助活动。真是谢天谢地!

我们是全国第三个开展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的城市。首届成人仪式如期圆满举行,95年5月18日,我们举行了首届十八岁成人仪式。经过前期夜以继日的筹备,那天早上,来自全市各行业的三万余名适龄青年代表从四面八方列队进入广场,我拿着高音喇叭扯着嗓子,维持着现场秩序。

青年们蓝天白云下,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崇德、尚学、自强、奋进!”、迈过鲜花搭就的“成人门”,肩负起人生和社会责任!若干年后,在各方努力下,这个日子经市人大通过定为城市的成人节。让我们以高度仪式感的营造,引领帮助一批批青年翻开人生新的篇章 !

这次拉赞助的苦辣酸甜也成了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即使后来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在其他活动中相对轻松的拉到了很多数额更大的赞助,也没有这一次刻骨铭心......

东方不亮西方亮、风物长需放眼量。在你穷尽全力而不得的情况下,也许外部力量轻松的介入,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效果......

世间万物真是太奇妙了。


有段时间父亲住在了紫荆山路木材公司家属院,这套房子是早先父亲单位分的筒子楼。哥哥结婚后在这里住了17年,后来单位分了房子就搬走了。

父亲搬过来后,每周末姊妹们都要来看他,一起吃吃饭、打打麻将,尽享天伦之乐。有天下午,姐姐姐夫们陪着老人打牌,我睡醒了无事就出了大院,从后面的小路走过去。这条小路叫新郑里,听着就是新郑路的一条支路,

小路自东向西很直,过了我家窗外,听着里面家人的欢声笑语,不远向南有个个、宽阔不长的岔道,岔道东侧是一家单位,大门紧闭,庭院深深,隔着高大的围墙可以看到里面参天的大树,茂密的绿色枝叶在秋天的晚风里哗哗作响......

再向前右手有条小道,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的陇海路,路两侧是一排排红砖楼房,这是烟厂的家属区。过了这里,向前走出去,是条大道——新郑路,站在那里,看着夕阳橘红色的余晖里,整条大街浸润在一片温暖色调中......

看到一侧有家饭店,刚开门,里面飘出饭菜的香味。突然想起曾经在这里吃过。那是去参加一职专的一次演讲比赛后来的。

一职专承办了一场全市职业学校学生“爱国、爱党、爱学校、爱家乡”演讲比赛,我被邀请去做的评委。具体组织者是市教育局职教处。评委还有他们局基教处张处长等7、8人。

那时已有了酒瘾,中午喝了点酒,下午给选手打分时恣意发挥,给你个小女孩儿打了9.9分,好在身旁的张处长中午喝的好像更多,满身酒气的亮出10分的评分牌!酒后吐真言,看来这女孩儿讲的确实不错。

这下把在现场负责的职教处副处长小徐惊到了,大惊失色地弯着腰过来,趴在我俩的桌子前,低声提醒:“我咧俩领导啊,评分只能在8.6到9.6之间,像你们这样不乱套了!”我俩羞愧的收敛了许多......

小徐处长刚提副处长不久,这是第一次搞大型活动,要十分谨慎,干的漂亮些,完全可以理解。况且我们认识多年了。

那是1990年刚毕业,有天主管我的学校职教处刘鸡花处长对我说,“你明天别来了,一大早去市教委职教处报到,借你去帮忙。这可是接近领导的好机会,你可要把握住了!”,很是兴奋,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就骑车兴冲冲地去了市教委。

市教委位于中原路京广路交叉口的西北角上,是征用了我中学四中前操场的一部分,盖了8层大楼,在旭日东升的朝阳下显得熠熠生辉......

不想等那唯一的电梯,太慢,与急切见领导的心情严重不符。就一溜小跑的上了5楼。进了职教处,迎门临着大街窗户的两张办公桌,坐着两条壮汉,一个是小孟,另一个就是小徐。

王处长坐在一排铁皮柜隔开的里间,独立办公。临门前边摆放着一排文件和一张办公桌,上面有部电话,后来熟了就记住了这个号码——67175157。

王处长是个瘦削脸色略黑,短剪发头的中年妇女,一看就是个性格厉害、办事麻利的狠角色。相由心生、颜如其人,我是久闻大名。

刘鸡花每当提起和她认识,顿时小眼放光、双手合拢举在胸前、说着:“领导太关怀我了”,一幅粉丝想起偶像的崇拜模样......

就连在学校说一不二的许校长和靳开去书记提起王处长也是顿时,表情严肃,满脸庄严,一派顶礼膜拜的样子,就差像电影里,蒋军将军们没提到蒋委员长的名字,就要马上站起来一样!

处长在里面忙着,没理我。小徐过来给我安排了任务,“你今天上午把那三百份文件装订好了,然后打电话通知后天的会议”......

接了指示,我就站在门口那个办公桌前,拿起订书机、抱着一大摞文件忙活起来。天生有个缺点,动手能力极差,又是第一次接触机关办公工作,手忙脚乱的把文件订的歪七扭八、很不好看。还累的一身的汗——我是个慢热的人。

快到11点了,小徐看了,过来说:“算了,看你笨手笨脚的净耽误事儿,你下午别来了,现在打电话给你们刘鸡花处长,让她下午派几个年轻漂亮的商业班女孩儿过来,肯定比你干的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动物性本能无可厚非,后来我也是这样。

但那是还很单纯,像一张白纸,心里想着:“真流氓!我打电话,我们处长也不会派女学生来,妄想!”,谁知电话里,刘鸡花听了,忙不迭地说:“中中中,你问问徐处长,派几个,包他满意!”,隔着电话,眼前不禁浮现出刘处长那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的样子......

下楼感叹着回去,突然想起,曾有同学说过,王处长的女儿是我初中同学,一个皮肤很白、非常秀气美丽的小女孩儿,阳光下的中原路地下道上骑着车,后悔不迭,想着要不是我当年不是混沌未开,把同学追到手,你们敢对我这样?切!......有点阿Q精神。

再次见面就是到了机关后,有天部长说,“教育局职教处明天有个会请咱去,你去吧。是关于职业教育技能月活动的,得几个行业比赛总分冠军的咱要授予他们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从咱部门年终表彰的指标里出”.......

第二天一大早又骑车去了。这时借了海平的日本小妮子黑风衣,也知道打扮的人模狗样儿了。进了教育局的大楼,还是不想等电梯。不过和几年前不同的是,缓步上楼,比年轻时沉稳了许多......

推门进屋,还坐在原来位置的小徐和小孟,居然没认出我,真是贵人多忘事。小徐反应快,或许想起了5年前来帮忙的那个青涩青年,抬头严厉地问到;“你啥事啊!”,我心说,我啥事?不是你们请我来的吗?

朗声答道:“我是团市委张玉海,你们今天是不是有个会?”,到底是水平高的人,小徐听了,马上站起来,换成了亲切的笑脸,过来拿出一盒阿诗玛,递上一根给我点上,没吸过这么好的烟,贪婪的猛抽了一口......

里屋的王处长也出来寒暄着;“哎呀,领导来的这么早啊,欢迎欢迎,小徐快给领导倒茶 ,看你那没眼力劲儿!”,这句话是非常高超的机关社交语言,一语双关,一是表示欢迎、轻松化解了兄弟单位间怠慢的尴尬,二是提醒,你来的有点早了......

工作交流中我们成了亲密的战友,偶尔还会一起喝酒。那天演讲比赛,伟亚代表学校就强烈要求请我们喝酒,张处长在午酒还没醒,先跑了。我们几个推辞不掉,小徐处长和他处里新来的小秦,一个面相憨厚的小伙子,还有我就去了饭店,就是此时我站在这里看着的,新郑路上这家......

这是家中档川菜馆,菜味香辣地道,我们要了一桌好菜,特别是毛血旺极其正宗,吃的满脸流汗......当然缺不得酒,无酒不成席,更何况是活动圆满成功、倍感轻松、弟兄们欢聚,自然酒兴大发!

都是能喝善饮之人,四个人两瓶酒下肚嫌不过瘾,吆喝着猜起枚来。我和伟亚一班,对徐处和小秦。当时我的枚已经进入巅峰时代,伟亚枚是熟枚,也很厉害。一个小时下来把他俩喝的前仰后倒、东倒西歪、难以自持,小秦扶着小徐去卫生间方便时,一不留神滑倒,撞翻了几件啤酒,在啤酒的白色泡沫河流里飘到了店门口......

那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夜宴,弟兄们的欢声笑语在新郑路上久久回荡、音犹在耳......

由于成绩突出,一职专的小董一年多后就转任政教主任了,后来又提了副校长。工作延续性也很好,接他的是小杨,杨海燕书记、同样优秀。

有次年终考评在30中,南区已换了一批新团干,像3中小付、15中小丁、30中小路等,想当年第一次到一职专参加卡拉OK比赛后一样,会后我们穿过学校门前那条小道过了熊儿河桥、来到新郑路上一家酒店吃饭,路上和并肩缓缓同行、酷似周润发的小丁又讲起:“我们既不管你们人也管不住你们钱,要做的就是团结、引导、带领共同把青年人的思想凝聚起来,走正道、成人成才......团的工作就是同志加兄弟”......

在小杨书记(已兼任政教主任、小董提拔了副校长)配合下,交流中在我天南海北的瞎侃中,把一群小兄弟喝的畅快无比、又不忍离去,纷纷趴在另一个包间的沙发、桌子上睡去。3中小付最是鸡贼,刚开始就自罚6杯,给我请假逃遁了......这些年轻人在团的事业中发奋图强、锻炼成长,后来都较快的走上了学校党政领导岗位。

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推动事业,中学南区团的工作后来很多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良性循环中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永葆青春!


离开学校系统后,新郑路来的少了,渐渐淡漠于时间的长河里。有年想起来了,给小弟阿才打了电话,他说:“来吧哥,我们请你”。阿才原是三职专团委书记,年轻有为、后来居上,已经是成教中心的主任了。

约得地点是新郑路烟厂西隔壁那条叫烟厂斜街的小路上,一家古色古香叫小角楼的饭馆。下班时我拉上轨道办对口负责党务工作的小郭开车接上我一同前往。

到了后上了二楼的包间,里面已是济济一堂。阿才叫了南区几个老团干一起坐坐,大家都忙、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一起叙叙旧......同来的还有原43 中的二森、45中的文胜、一职专的小董和海燕......

那天窗外下着小雨,多年以后每个人脸上都多了些沧桑,即使年轻的心一直在激越的律动。在秋雨绵绵的新郑路烟厂斜街上这个房间里,飘散着的不仅是兄弟久别重逢的欣喜、秋雨般绵绵不绝的情谊,还有那——即使时光如梭、晚昏夕阳,也掩盖不住的秋意爽爽的金色辉煌......

作者:张玉海 男  1969年生于郑州。1990年毕业于郑州师范学院生物系至郑州十五中任教。1995年公选至共青团郑州市委工作。2007年转岗至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91年始,零星发表散文、随笔、调研报告、论文等。

版权所有© 郑邦真品品牌防伪网 2024    京ICP备20230225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