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评论

女子误踩“化骨水”去世,真相不能被埋没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量:2
青锋

发生在杭州的52岁涂姓女子误踩氢氟酸中毒身亡一事,瞬间引发网络热议和各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时,在当地警方表示“事发现场的氢氟酸已废弃很久,初步判断非恶意投放,后续会继续加强排查”前后,各路媒体对网络销售氢氟酸的乱象也予以高度重视。估计人们看到多家媒体报道披露氢氟酸的危害后,不少人都会忍不住要问,网络销售危险化学品等违禁物品,这么多年,怎么就禁不住?非恶意投放的“化骨水”究竟来自哪里?不能一句“非恶意投放”就了之,最终一定要公开事实真相。

据相关报道,导致女子误踩身亡的氢氟酸,“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质,如石英等”。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属于“急性毒性”危害级别中的类别1,即毒性最高,皮肤接触会致命。但“由于氢氟酸的反应活性较高,该溶液在多种工业领域及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运用”。

尽管当地警方在排除非恶意投放时没有认定导致女子中毒身亡的氢氟酸系有人通过网络购买而来,但由此引发媒体对网络销售氢氟酸的报道,让人看到,当下网络销售,仍然存在一些漏洞。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在《危险化学品 岂能说卖就卖》的报道中披露,“在网购平台上搜索‘氢氟酸溶液’‘HF水溶液’‘氢氟酸清洗剂’等”,页面上可直接跳转出多家在售的标准溶液,其“价格从8-42元不等”,和“部分商家的销售数量甚至超过4000件”。也就是说,商家在网络上依然销售了4000多件危险化学品,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干预。或者换句话说,网络销售危险化学品几乎处于放任状态。

更让人讶异的是,在商品页面上,不少商家提及氢氟酸的功能,除有“清洗玻璃霉斑、彩虹斑、去除玻璃3C标志性、图案、蚀刻玻璃,瓷器陶瓷、石头作旧、酸洗金属,去除表面氧化物”等宣传语外,在页面内介绍产品时仅说明“戴好手套、棉签蘸取;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接触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清洗”,不“提及要在通风、戴安全面罩的情况下使用,也并未提及剩余试剂的保存问题”,和以“买家拍下即默认使用常识和化学使用经验”等作为免责条约,试图撇清有关责任,逃避追责。

逝者已逝,在对逝者表示同情,相信有关部门“继续加强排查”氢氟酸来源并将会给人们一个结果,定使此事真相大白的同时,青锋不能不吁请有关部门对网络销售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监管,不要让网络销售“漏洞”夺去无辜百姓生命的情况发生,真正营造出健康安全的网络销售环境,而不只是说说。

版权所有© 郑邦真品品牌防伪网 2024    京ICP备20230225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