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在参观内蒙古赤峰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时,发现馆内多个视频展品带有醒目的“DEMO”(样片)标识。从网友发布的现场照片来看,这些疑似未完成交付的视频已被正式用于展览,这一现象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猜测“可能是在测试播放效果”“或许是不小心放错视频了”,但也有人提出质疑:“不是第一次在博物馆看到带‘DEMO’水印的视频”“开馆两年还在用‘样片’,到底是验收没通过还是单纯没付钱?”更有网友调侃“建议制作公司直接把水印打成‘没给钱’,比DEMO醒目多了”,质疑声中夹杂着对馆方版权意识和专业性的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赤峰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隶属于赤峰博物院,是其两大核心馆区之一,总建筑面积达43968平方米,专注于研究、展示辽时期历史进程及文化成果。该馆2022年进入试运行阶段,2023年6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8月14日,中新网记者致电赤峰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展厅内确实存在部分视频显示“DEMO”标识的情况,但不清楚具体原因,已将问题进行内部反馈。随后,记者联系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情况正在核实中,需要派人到现场核实,暂未确定事情性质”,并表示若情况属实“会积极处理”。
不少网友猜测“可能是在测试播放效果”“或许是不小心放错视频了”,但也有人提出质疑:“不是第一次在博物馆看到带‘DEMO’水印的视频”“开馆两年还在用‘样片’,到底是验收没通过还是单纯没付钱?”更有网友调侃“建议制作公司直接把水印打成‘没给钱’,比DEMO醒目多了”,质疑声中夹杂着对馆方版权意识和专业性的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赤峰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隶属于赤峰博物院,是其两大核心馆区之一,总建筑面积达43968平方米,专注于研究、展示辽时期历史进程及文化成果。该馆2022年进入试运行阶段,2023年6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8月14日,中新网记者致电赤峰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展厅内确实存在部分视频显示“DEMO”标识的情况,但不清楚具体原因,已将问题进行内部反馈。随后,记者联系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情况正在核实中,需要派人到现场核实,暂未确定事情性质”,并表示若情况属实“会积极处理”。

1
“人体蜈蚣”等作品,既然自觉“新颖”,干嘛还要拆除?
2
六部门发布,重磅利好!
3
厕所正面不开门,方便变不方便,是想让大家多停留?
4
11月1日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不用再跑车管所
5
《许我耀眼》:究竟要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6
“清华冯博士”销售DHA糖果涉虚假宣传,市监部门立案调查
7
“网红同款”背后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揭露直播切片带货乱象
8
“小学教师脚踢学生”:解聘,不应成为万能良药
9
“预存140元得280元!”千万别被“大额返现”“赠品丰富”优惠迷了眼
10
审计发现部分医院违规收费及多结算医保基金约1.5亿元
11
市长出庭应诉村民行政诉讼,是对老百姓权益的最大尊重
12
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13
村民不服土地补偿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十堰市长出庭应诉
14
感恩教育岂能让“愧疚折磨”
15
“买鸡排附赠情绪价值”的“鸡排哥”,何以“累到没有情绪价值”?
16
9月外汇储备增加165亿美元,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17
景区又现“退票潮”,为何年年喊,年年有?
18
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境外个人境内限购房令”系误读
19
火车站出租车不拼车不走,如此问题为何屡治屡不见成效?
20
总台中秋晚会首波阵容公布